《卧冰求鲤》读后感(一):
在这几天,我读了许多感恩的故事,有怀橘遗亲,芦衣顺母,鹿乳奉亲等。令我叹以观止,从他们身上一个个都涌现出了知恩图报,孝敬长辈等等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要数卧冰求鲤了,它的主人公是:王祥,字休征,琅琊临沂西晋大臣。他的大概内容是:古时候,有一个叫王祥的小孩子,他的生母去世了,父亲再娶了一个妻子,就是王祥的后母。后母不喜欢王祥,可是,王祥很听后母的话,后母叫他做的事,他都尽力做好。一个寒冷的冬日,后母生了病,想吃活鱼,要王祥到河捉鱼。天下着大雪,北风呼呼地吹着,河水早已结冰,哪有鱼呢?王祥想:我可以用体温使冰块溶化啊!他脱掉衣服,卧在冰上,刺骨的寒冰冷得他牙关打颤,全身颤抖,但他仍然强忍着、忍着……突然间,他身体下的冰块裂开了,两条鲤鱼跳了上来。王祥大喜,抱着鲤鱼飞奔回家,煮鱼汤给后母吃。这则故事中,表现了虽然继母对王祥不好,但王祥在关键时刻,不仅没有坐视不管,反而不计前嫌,在冰天雪地里也用自己的体温融化了河面,取得了鲤鱼。他这种牺牲自己,毫不保留的孝敬父母,这种精神是多么可贵呀,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呀!读了故事,再来想想我们自己,想到自己,我不禁要脸红了。记得有一次,妈妈上了一天的班,回来非常累,可她还是顾不了休息,拖着疲惫的身体又开始做晚饭,做好晚饭以后,妈妈发现没开水了,便让我去冲2瓶开水,可是我不仅没有去,反而说道:“开水又不该我冲,凭什么让我去冲!”这句话一说,虽然妈妈没有作声,但我也知道妈妈肯定又伤心了。她毕竟忙了一天了,但我什么都不干。
读了这个故事,我明白许多道理。《弟子规》里还说过:父母呼,应呼唤,父母命,行勿懒。所以我明白了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绝不可以不应答,父母让我们做事时,更不可以拒绝。孝敬长辈更要从小做起。作文
《卧冰求鲤》读后感(二):
在我读这么多的成语故事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卧冰求鲤》这篇成语故事。
在晋朝有个叫王祥的人,他的母亲去世了,父亲又给他找了个继母,继母对王祥非常不好。但有一次继母是生病没有胃口,只想吃鱼。王祥来到河边脱去衣服趴在冰面上,用自己身上的热度把冰融化,摸鱼给继母吃。
虽然继母对王祥,但是他没有在继母的需要下不管她,而是想尽办法给继母找鱼吃。王祥可真是个孝敬母亲的好孩子呀。
这篇故事虽然短暂,但是给我有巨大的影响。同时也想起了日日夜夜忙碌的妈妈,故事中的王祥因家境贫寒而卧冰求鲤,那我又为母亲做过什么呢?真是惭愧呀。每天母亲都要起早贪黑的为我做饭,有什么好吃的都不忘留给我,有的时候母亲会在背后默默的支持我的学习,尽管有时我会犯一些错误,但是母亲从不责备我而是见道理。每当我看到母亲日夜操劳的干活,我的心就会一阵发酸,有时眼泪回不由自主的往下掉。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我们长大一定要报答母亲。
卧冰求鲤读后感(三):
读了《卧冰求鲤》这篇文章,我被主人公——王祥的孝心感动了。
这篇文章讲了在一个天寒地冻的日子里,王祥的继母想吃新鲜的鲤鱼。王祥便立即穿上一件破烂的旧棉袄,来到了河边。王祥顿时傻眼了:河面已是万里冰封,哪里还有鲤鱼?没办法,王祥只好试着用体温将冰融化。可是,冰只融化了一点,王祥已经冷得瑟瑟发抖。这时,冰突然自行裂开,出现一个小洞,洞里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兴奋极了,迫不及待地带着鲤鱼回家给继母吃……
用体温将冰融化,那是多么不可思议啊!我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天的情形。前几天,我们这里气温骤降,下了一场鹅毛般的大雪。我穿了两件羊绒衣,一件羽绒服,还是觉得冷,不敢伸出手写字。可王祥呢?竟然赤裸着上身趴在冰面上!是什么力量使王祥的意志力这么坚强呢?我想:应该是他对继母的那份爱和孝顺吧!想到这里,我的眼前浮现出我的奶奶。我是奶奶带大的。小时候,我还不会走路,奶奶总是抱着我,从一楼爬到五楼,又从五楼走到一楼,带着我到处玩耍,给我带来无尽的快乐。后来,奶奶抱不动我了,便吃力地背着我,一刻也不离开我。我渐渐长大,上了幼儿园、小学,奶奶头发已斑白,皱纹布满了额头,可她还在为我煮饭,洗衣、整理、打扫……不停地忙碌着,毫无怨言。可我呢?洗脚前总是把袜子扔得老高老远,东一只,西一只,害得奶奶跑来跑去弯下腰去捡;有时我还故意不说明天吃什么早餐,把奶奶急得团团转,自己却在一旁偷笑。我和王祥比起来,简直是天壤之别。
虽然,现在的生活并不需要我们像王祥那样“卧冰求鲤”,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尊敬、孝敬长辈。我可以为爷爷奶奶收拾碗筷,可以帮奶奶打扫卫生,还可以为奶奶捶捶背。“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只要我们用心去做,长辈们也一定会感受到的,不是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王祥用自己的行动作了回答。《卧冰求鲤》这个故事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
《卧冰求鲤》读后感(四):
王祥是晋朝的一个人。一年冬天,他的继母生了很严重的病,很想喝一碗他亲手做的鲤鱼汤。于是他来到了河边,可天气实在太冷了,河面被冻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雪。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王祥解开了衣服,趴在冰面上,想用自己的体温来化冰求雨。冰没有化掉,可怜的王祥却快冻僵了。也许是他感动了河神吧,冰面突然裂开,两条鲤鱼跳到了他的怀里。继母终于喝上了香喷喷的鱼汤。
这个故事很感人,可是看完这个故事后我却感到又好笑又遗憾:王祥的孝心虽然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可是他为什么要使用这么笨的方法呢?他如果动动脑筋,完全可以从家里做好准备再去钓鱼,就不用把自己弄得那么惨,差点把命都丢了。现在让我来告诉他用我聪明的小脑袋想出的好办法吧:第一是从家里带上斧子、铁榔头一类的硬工具,到河面上去凿一个洞钓鱼。第二嘛就是捡一些柴火,放在河面上用火一烧,要不了多久不也能烧一个洞出来吗?
看来光有孝心是不够的,我们做任何事情还要学会动脑筋才行。不然闹了笑话自己还不知道,那多可笑啊!
《卧冰求鲤》读后感(五):
最近,我读了《卧冰求鲤》一文,此文深深触动了我。
《卧冰求鲤》的主人公叫王祥,他亲生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继母很厌恶他,常常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以至于父亲也讨厌他了。可是,王祥并没有记恨双亲。几年后,继母和父亲相继患病,王祥衣不解带地照料他们。
有一天,病中的继母说想吃鲤鱼,当时正值天寒地冻的冬天,河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上哪儿去弄鲤鱼?王祥心里非常着急,后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卧冰求鲤。他解开衣带,赤卧在冰上,用体温将冰融化,终于求得了鲤鱼,满足了继母的愿望。后来,王祥治好了双亲的病。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感慨良多:王祥的继母对他恶语相加,可他却以德报怨,在继母重病时,细心照料她,为其治病,以至于在寒冷的冬天卧冰求鲤,其孝感天动地!
而我自己呢?有时因为妈妈没有满足我一些无理要求,跟妈妈打“口水战”,甚至“大动干戈”;有时不努力学习,让妈妈难过、伤心;有时调皮捣蛋惹是生非,要妈妈帮忙解难。回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心里很不是滋味……
父母教我们说话,教我们走路,教我们唱歌跳舞……我们却认为这些是他们理应付出的,我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甚至于以怨报德……扪心自问:我们应该吗?在王祥面前,我们都无地自容!
读完此文,让我明白:一个没有爱的人,就是一个不完整的人。所以,我们要懂得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感谢社会为我们成长所做的一切。这样,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读《王祥卧冰求鲤》有感作文(六):
在晋国,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很善良。他的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爸爸又给他娶了一位新妈妈。
小王祥对新妈妈很孝顺,新妈妈并不喜欢他,经常叫他做家务活。但总是鸡蛋里挑骨头,在他爸爸面前说三道四,他的爸爸对他渐渐冷淡起来。
寒冷的冬天,一天,继母想吃鲤鱼,叫小王祥去捉两条鲤鱼。那天的天气很冷,河上都结冰了,冰足有三尺厚。小王祥脱下衣服,躺在冰上,身体都冻红了,冰也没有融化。突然,冰上裂开了一条缝跳出了两条鲤鱼,这样,他继母吃上了鲤鱼。小王祥的行为感动了上天,继母对他也变好了,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我觉得小王祥很孝顺他的母亲,即使他母亲对他不好,他也很孝顺她。我们应该向小王祥学习,要孝顺自己的父母,让父母少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