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一):
能够拿到诺贝尔奖的人都是顶尖中的顶尖,而顶尖之人的身边必然也有十分优秀的人,有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曾经还和邓稼先是同学,两个人无疑都是世界的顶尖人才,为中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这一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的人生也十分的波澜曲折,这个人就是——杨振宁。
杨振宁是一位物理学家,可以说他是为物理学而生的,这一生也都在追随着物理学的脚步,要知道没有几个人的学时理论能够和牛顿以及爱因斯坦等轰动世界的科学家相提并论,杨振宁就是其中一个,在物理学上面的突破绝对有杨振宁的参与,在美国的时候曾经和米尔斯一起完成了新理论,名为杨.米尔斯理论,而这一理论在诺贝尔奖的项目之中,就有7个都是因此而得的奖。
守恒定律的突破性一步,也是由杨振宁和李政道完成的,他们钻研在物理学之中,真正地打破了人们对于守恒定理的传统性认知,直接发表了论文,这一伟大的一步也让两个人获得了了诺贝尔奖,这不止是将中国人的名字带到了世界,更是为世界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的名字在世界上也留下了印记。
只是现在看到杨振宁所获得的一切会觉得杨振宁真是厉害,却不知道杨振宁求学路上的艰辛。
求学之路
杨振宁的童年是在战火之中度过的,当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之际,杨振宁的父亲知道战争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自己的家里面还有妻儿,他为了保护自己的妻儿只能将孩子先一起送走,当时的合肥老家还算是安全,杨振宁就被送到了那里。
战争瞬间蔓延开来,整个中国都被包裹在战争之中,杨家人顶着战火终于一家团圆,但是颠沛流离的生活也随之而来,伴随着危险,最后抵达昆明,才能过上安稳一些的日子。
那个时候的杨振宁尽管受着战争的影响,但是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到了昆明之后又转到了当地的一个中学,只是一个忽然的教育政策让杨振宁痛苦不堪,那个时候的杨振宁还没有涉及物理方面,但是升学又成了一大难点,家人们对于杨振宁还是十分的支持的,所以坚定了杨振宁升学的决心,买了教材自学理化知识。
别看杨振宁是半路出家,但是自身的天赋使然,自学之下的杨振宁最后还能以一个极好的成绩考到了西南联大化学系。命运的指引告诉杨振宁,化学并不是他的归宿,物理才是,所以杨振宁毅然决然地转到了物理系。
刚迈入大学,杨振宁是憧憬的,他渴望在学校里面学习更多的知识,当时的西南联大师资力量十分的雄厚,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杨振宁很快就融入了大学生活,在物理的海洋里面畅游,他与生俱来的天赋也让他的进步十分的快。
只是战争还没有结束,炮火依然在继续,为了这些莘莘学子,就算是顶着炮火,学校里面的课程都没有间断过。最后在大学毕业的时候,杨振宁发表了论文,这一篇论文更是开创了先河,将物理和数学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毕业后的杨振宁继续研读,在西南联大念研究生,后来又获得了硕士学位,可是这些知识远远不够,杨振宁知道还有更加广阔的天地需要自己去闯荡和学习,他的学习之路没有停止,之后便去了美国进行求学。
留学生涯
美国是第一大国,学府之中所囊括的知识也是精之又精,杨振宁到了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那里有他最喜欢的一位老师费米,只是天意注定,那个时候的费米教授正在秘密的研究核武器,杨振宁也只能抱憾而归,辗转多次,也因为杨振宁对物理热切的内心,终于杨振宁还是见到了费米教授,又在费米教授的帮助下认识了另外一位良师爱德华泰勒教授。
对于华裔的歧视也在这里显现,杨振宁在物理上面的进步十分的快,但是动手能力却要差很多,他很想进行实验,但是实验室却只能美国人才可以进,在缺乏动手能力的情况下,还成为了一众同学的笑柄。
可是尽管如此,杨振宁都没有放弃过自己的物理梦,他最后也在自己的物理之中获得了奖项,成为了轰动世界的物理学家。
不只是在学习上面,杨振宁在爱情上面也十分的轰动。杨振宁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会和以前大学任教时期的一个学生在一起,这个学生名字叫做杜致礼。
杜致礼的父亲是国民党的将军,和蒋介石的关系非常的好,当年的杜致礼翩翩少女,在学校里面也是个风云人物,只是战争爆发的太快了,她的父亲也正好在那个时候患了肾病,想要前往美国进行治疗,谁知道蒋介石居然在一家人动身前往美国的时候将杜致礼的父亲扣下,强行前往战场。
那个时候的杜致礼才18岁,没有亲人的陪伴她一个人到了美国,一个女子孤身一人在美国,日子十分的不好过,尤其之后家道中落,就连家里人的消息她都收不到了,没有经济来源的她最后到了免费的圣文森学院。
命运总是如此的有趣,杨振宁和杜致礼两个人都没有想到,居然会在美国再一次见到。杨振宁在美国十分的照顾杜致礼,一来二去两个人就坠入了爱河,最后在第二年的8月26日举行了婚礼,正式的在一起了。
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杨振宁和杜致礼又何尝不是呢?家人全部都在国内,而他们心系祖国和家人,无数次地想要回到祖国,但是都遭到了阻拦。终于国内的战争结束了,在美国的两人也终于得到了家人的消息。在1971年,中美关系缓和,两人才终于踏上了回家之路。
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岳父杜聿明,杨振宁无疑是紧张的,原本塞在口边的岳父大人最后居然成了一句先生,这让在场的周总理笑话起他来。一家人能够团聚实在是难得,杨振宁的一生都在努力发出自己的光芒,他坚定自己的道路,在物理上面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份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面对困难不放求学之心,也实在令人敬佩。
杨振宁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二):
杨振宁于1922年出生在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母亲是名门闺秀,他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无疑幸运的,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在杨振宁4岁时,母亲教他读书认字,家庭氛围浓厚,为杨振宁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1928年,父亲学成归国,任教于厦门大学数学系,杨振宁随父进入厦门大学读小学二年级。后来父亲转入清华大学任教,他们全家搬迁至北平,在北京读完小学到初中。
可奈何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也不安定。他们一家逃难至昆明,北大、清华与南开为躲避战火,南迁至昆明组成西南联大。它是一所特殊而传奇的大学,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科学家,杨振宁、邓稼先则出自该校。
1938年,在昆明读高二的杨振宁,为早日实现儿时当科学家的梦想,他参加了西南联大的招生考试,没想到竟然考上了。父亲感到很欣慰,因为他的父亲也在这所大学任教,并且这所大学是当时最好的大学。
在西南联大求学的6年间,是杨振宁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直接影响他后来的成就。这所大学大师云集,他就读物理系,本科毕业论文导师是北大物理系教授吴大猷,研究生师从王竹溪教授。
在1945年,杨振宁考上庚子赔款留美公费生,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有幸与爱因斯坦成为同事,爱因斯坦对这位来自于中国的年轻人很是赞赏,两人常常在一起进行学术讨论。
杨振宁在这里遇到了同样来自中国的李政道,他们两人携手研究。在1954年,两人共同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打破了物理学上的“铁律”——宇称守恒理论,这一观点一经发表引起世界物理界的轰动,很多科学家对这两位来自中国的杨振宁与李政道很不屑,但是他们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理论,并在1957年,两人因此获得诺贝尔奖,杨振宁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这理论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很抽象,讲得通俗点就是:物体中基本粒子与它的镜像粒子是不对称的,运动轨迹是不一样的,就好比我们人照镜子,镜子里面的人像和本人有所细微差别,而杨振宁提出这一理论,是重新定义了宇宙的含义,你说他伟不伟大啊?
这还不是最伟大的成就,最伟大还是他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将宇宙中已知的四种基本力,除引力之外,直接统一了其他三种,朝着“大统一理论”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我们知道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地之间的作用力,麦克斯韦提出麦克斯韦方程,统一电磁学,他们都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但他们穷尽一生,也没有找到“大一统理论”将两者联合起来,爱因斯坦也曾试过用“相对论”来解释,但却似乎有些矛盾,且多出了两种力:强力与弱力,物理学的发展陷入迷雾中。
这时杨振宁拔开迷雾,提出这“大一统理论”,奠定了半个世纪以来物界学的发展。杨老在其他领域如凝聚态物理、冷原子物理等都有着突出的贡献。世界各地在杨老的理论基础上,有7人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杨老是“开山鼻祖”,是当今在世是最伟大的科学家,没有之一,这是一点不为过的。
这些都是杨老对世界的贡献,那么对中国有哪些贡献呢?也许有人会说杨振宁对中国好像没什么贡献吧,不像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给中国搞出了原子弹,让我们不再受外国人的欺负。因为杨老搞的是理论物理研究,在当时的中国存在感极低,并且他的理论比较抽象,一般人看不懂,这也导致一些国民对他的一些误解。
其实杨老以自己的实践行动,为中国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石溪分校设立了CEEC奖金,从美国和香港募集资金,专门支持中国各大学、各研究所人员到石溪做访问学者,到90年代初,共有80余名中国学者得到此奖金支持成功赴美,其中绝大部分按时回国到原单位服务。
1983年,杨振宁在香港发起创立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基金会从成立到2007年结束的24年中,资助金额累计达2000多万元港币,资助基础研究项目数百个,使一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同时还为中山大学建成一座研究大楼。香港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是在香港立法注册的非牟利性机构。
1997年,在清华大学建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他捐出在美国的豪宅售卖的600万美元,还捐出他在清华大学的工资,捐资助研。杨振宁利用自己的人脉及社会影响力,多方面筹集资金,促进科研事业的发展,为中国拉回了计算机顶尖专家姚期智、林家翘,助飞中国计算机科学事业的发展。
他参与许多重大科研实验室的建设,促进中科大少年班的成立,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贡献。他不仅捐钱,创立各种科研基金组织,还亲自培养科学人才,在2004年,亲自上清华大学本科普通物理的课。
杨老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助力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却还有人说他没有为国家作贡献,有些人只盯着杨老娶了一位小54岁的娇妻,而忽略了他的贡献。
受人诟病最大的是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没有家国情怀,这是我们对他最大的误解。杨振宁在1957年获得诺奖时,在颁奖台上他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从这些话中,我们感受到杨老的拳拳爱国之心。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及两国的关系,在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但始终心系祖国。
在1971年中美关系有些松动时,杨振宁顶着巨大的压力第一个访问中国,受到当时国家领导人周总理的亲切接待。他还促成了中美建交正常化,成为促成中美文化、科学交流的桥梁。在美国到处演讲,宣传新中国的发展,让更多的海外学子回到国内。
在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
杨振宁感动中国度人物观后感(三):
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省合肥县。在他出生时,父亲杨武之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
但是在杨振宁10个大月时,杨武之考起安徽省官费生,前往美国。母亲留在国内独自抚养年幼的杨振宁。杨振宁的母亲虽然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却是一个有毅力的坚强女性,她十分重视儿子的教育。在杨振宁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字,杨振宁相当聪慧,仅用一年多的时间就学会了3千个汉字。
1928年,杨武之学成归来,被聘为厦门大学教授。与当时许多留洋归来的学者不同,杨武之并没有抛弃指腹为婚的小脚妻子,他们全家在上海相聚,随后一起赴厦门大学。杨振宁进入小学,接受新式学校教育。1929年,杨武之应好友之邀,前往清华大学任数学教授,遂举家赴北平,居于清华园西院19号。
杨振宁进入成志学校学习,他表现出很高的数学天赋。父亲也察觉到他天赋异禀,但杨武之在培养儿子时并不急于揠苗助长,而是稳扎稳打,甚至教他背诵《孟子》增加其国学知识,让其广泛阅读,扩充眼界。当杨振宁对其书架上的高深数学书感到看不懂时,杨武之总是说:“慢慢来,不要着急!”
1933年,杨振宁进入崇德中学,在这里与邓稼先结成深厚的友谊。杨振宁不但成绩优异,而且十分懂事,成为杨武之同事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清华教授们总是用杨振宁的来激励自己的孩子。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大举入侵中国。北平有失陷的危险,随母携弟妹返回合肥,杨武之随清华南迁,先到长沙,随后迁到昆明,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杨振宁入读昆华中学高中二年级,同年秋天,以高二学历参加统一招生考试,于两万考生中斩获第二名,被西南联大录取,先报化学系,后改物理系。
因为战争,物价飞涨,西南联大的教授们薪水有限,教授们甚至需要做一些副业才能维持生计。例如:闻一多刻章卖钱、梅贻琦夫人在街上摊饼出售、吴大猷教授甚至亲自养猪等等。尽管条件十分艰苦,但西南联大的教授们治学热情不减,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保持着很高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西南联大是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联合而成,师资力量堪称一流。
1941年,杨振宁在吴大猷(1907年—2000年)的指导下作论文,写了《用群论于多原子的振动》一文。当他把论文拿给父亲看时,父亲将狄克逊的《近代数学理论》拿给他看,将他引入对称性问题的前沿研究。
1942年,杨振宁考入西南联大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王竹溪教授。与黄昆、张守廉同室,三人经常为数学和物理问题争论不休,有一次三人甚至半夜起来查资料,只是为了看谁说得对。
1944年,杨振宁以《超晶格统计理论中膺化学方法》的论文获得硕士学位,导师是王竹溪教授。1945年,杨振宁得到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因物理学大师费米即将到任芝加哥大学物理研究所,所以杨振宁到了芝加哥大学,在1946年注册成为在芝加哥大学博士研究生。因实验室的问题,费米将杨振宁推荐给美国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EdwardTeller,1908年—2003年),泰勒仅问了杨振宁一个基础问题,就决定录取他了。
在泰勒的实验室,杨振宁才华出众,学识堪比教授,费米曾让他代课,同学们称杨振宁为“学生老师”。
杨振宁原本希望进行实验物理研究,但最终发现自己只擅长理论物理。在泰勒的劝说下,杨振宁放弃实验物理,专攻理论物理。1948年,杨振宁以《论核反应分布与测量问题》一文获得博士学位,随后留校担任讲师。
1949年,在费米和泰勒的推荐下,杨振宁以访问学者的身份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当时的院长是奥本海默,爱因斯坦也在此工作。在这里,杨振宁结识了李政道(1926年—)。
费米建议杨振宁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呆一年就可以了,原本杨振宁也打算听从费米的意见,但在普林斯顿的一家中餐馆,杨振宁邂逅了曾经在西南联大附中代课时教过的学生杜致礼小姐,二人坠入爱河,随后结婚。顺便一提,杜致礼小姐是国民党将军杜垏明的女儿。
杨振宁的后半生,一直坚持利用自己的声望,致力于中美两国的友好和中国的科学进步。他为此鞠躬尽力,即使遭到许多人的误解也毫不在意。对他来说,这或许是告慰其父亲在天之灵的一种最好的方式。杨武之一生爱国,曾在1957年给杨振宁写过一张纸条:“每饭勿忘亲爱永,有生应感国恩宏!”
1997年5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国际编号为3421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杨振宁星”。1999年5月,杨振宁正式退休,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同日将理论物理研究所命名为“杨振宁理论物理研究所”。杨振宁决定将其自1944年起发表的文章、信札、手稿、著作及照片慷慨捐赠予香港中文大学,当中包括他的诺贝尔奖章。
2003年,夫人杜致礼去世。年底,杨振宁孤身回到中国,搬到清华大学“归根居”长住。
2004年,81岁的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开始为本科生讲授普通物理。他说:“现在很多教授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但我觉得,给本科生上课很重要。我也希望我能够带动更多的人。”他说:“每一次课前。我要花两个小时认真备课。我要了解学生的进度。”
2004年底,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结婚。这段爷孙恋遭到了许多非议,但私人生活如何,是杨振宁自己的事,并不会让他伟大的科学贡献有半点折损。而且,不管翁帆女士是以什么样的目的接近这位伟人的,但她将杨振宁的晚年生活照顾得很好,仅凭这一点,她就值得大家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