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霸王别姬》观后感(一):
“说好了一辈子,少一年、一天、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 “不疯魔,不成活。” “霸王是假霸王,虞姬是真虞姬。” 就算陈凯歌拍了一百部烂片《无极》,我也要感谢他拍了一部绝世佳作《霸王别姬》!太好看了!!! 小豆子恋了小石头一生,直到死亡。 程蝶衣爱了段小楼一世,直到自刎。 男人间的情谊原来不止有兄弟义气,还有一些说不尽,道不明的依赖、信任、欣赏与期望…… 但却无法参杂一味爱情,只能一方望向另一方的脊背,一声叹息。他最终还是负了他…… “哥哥”永远是“哥哥”,演技精湛的令人痴迷,仿佛一个活生生的“虞姬”在演绎自己的一生。电影里每一个人物都展现的淋漓尽致!巩俐、葛优角色代入感真的是不分伯仲,太精彩啦!蒋雯丽虽然出场仅几分钟,但举手投足却都是戏。年轻时,非常美!自大学时看了徐静蕾《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后,好久都没有这种发自内心的对哪部戏有如此挚爱的感觉了。张国荣,永远的哥哥,愿在天堂安好。
初中生《霸王别姬》观后感(二):
我喜欢张国荣,他是我的偶像,他主演的电影《霸王别姬》也是一部经典的电影。在这部电影中,他扮演的是“程蝶衣”,剧中,他出演的“虞姬”栩栩如生,他出演的《牡丹亭》也很成功。
我印象中的“程蝶衣”演戏,“不疯魔,不成活”,甚至有一点分不清戏里和戏外。他演“虞姬”,师哥段小楼演“霸王”,他和师哥的感情很好,他想像戏中虞姬对霸王一样对师哥从一而终,还时常念叨“虞姬为什么没有死”。而师哥呢,始终把他当兄弟看,并且喜欢一个妓女——菊仙姑娘,并和他成亲。他不甘心,在对师哥绝望之后,就委身于看好他的戏霸袁世卿,并且吸鸦片烟自甘堕落。两个人斗气的时候,师父想要调停,却被菊仙姑娘搅和了。抗日战争结束之后,一群国民党乱兵以“汉奸罪”把程蝶衣抓起来了,小楼去求袁世卿,被他百般侮辱,之后要程蝶衣在法庭上说谎苟且偷生。
在法庭上,程蝶衣说日本人青木如果不死,京剧就可以传播到日本去了,这更坐实了他的罪名。不过,一个国民党高官因为他的技艺把他保下来了。解放后,京剧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收养的小四想出演“虞姬”,被小楼拒绝了。小楼必须在菊仙和程蝶衣中选一个,他看见程蝶衣已经走入陷阱中,就想保护菊仙,“揭发”程蝶衣。而程蝶衣在师哥揭发他之后,已经绝望了,就都出了菊仙的过往。小楼又被逼与菊仙划清界限。之后,绝望的菊仙自杀了。
二人再度重聚,出演《霸王别姬》,程蝶衣终于不堪重负,“自杀”了。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他反映了时代,反映了那个历史环境下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做出的艰难的抉择,以及爱恨情仇。程蝶衣是个理想型的人物,他对京剧的痴迷,对师哥的“爱”,以及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他的悲剧,是性格悲剧,也是社会悲剧。他出演的旦角儿,影响了他的性格,“虞姬”对他的影响很大。而那个时代,才是造成他的悲剧的根本原因。乱世之中,艺术的发展不得不依附于某个政治力量,而解放后,京剧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菊仙死了,程蝶衣也死了。
在我看来,文学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时代,离不开社会生活,并且受到政治经济的重要影响,甚至受到其制约作用,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陈出新。
初中生《霸王别姬》观后感(三):
人间,只不过是抹去了脂粉的脸。
电影中的人物全都有血有肉,独具代表性。他们有的性格耿直、刚烈、用情专一;有的通世故、有同情心,却又不失原则;还有的出身卑微,敏感倔强。他们在面对各个历史时期重大事件时,所体现的内心仿徨与挣扎,以及在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怀疑与纠结中全面地再现了真实的人性。
人最难得的,便是活得清清楚楚。这是我最大的感触。
一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到“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成为这部影片的最大转折点。为什么小豆子不断地唱错这句词?他清楚知道自己的的确确是男儿郎,可当他唱出“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时,意味着他不清楚吗?不!并不是!他记得师傅说的从一而终,他记得自己的使命,他记得要唱一辈子……
而段小楼不记得,他怕错,于是他糊涂地活着,顺着时代的发展而活着。他娶妓女为妻为的是脸面,他与蝶衣分道扬镳为的是脸面,他让小四代替蝶衣的位子演虞姬为的还是脸面。在影片的结尾他再次提醒蝶衣:“错了!又错了”!他只知道错,怕错,怕与时代背离。
我们活在世俗中,一生所求的不过是一个世人同意的“人生赢家”,生怕行差踏错,一时一刻的时光也不愿去尝试“输”,你追我赶,到头来,茫茫一生,不知所为何。我们不是没有理想,我们的理想对我们来说是正确的事物,而世俗评判的却是什么是正确的。影片中,程蝶衣因给日本人唱戏而被抓后,本有机会逃离死刑,可他没有选择欺骗,他选择清清楚楚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不忘初心。
那么,承诺在我们这个时代可靠吗?我们所生活的时代中,个个都是戴着面具相处。研究表明,人一天至少要撒15次谎,这些谎话,都是为了迎合时代。时代如何发展,我们便如何适应。
清清楚楚还是糊糊涂涂显得异常重要,没有人愿意糊糊涂涂地活在世上,可世间却拥有太多物是人非,愿我们都能清清楚楚,抹去脸上的脂粉。
不疯魔不成活,戏比天大。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霸王别姬》讲述了一代霸主项羽难信刘邦,对他过于盲从,最后被刘邦设下埋伏,逼至江边,绝望中自杀而死的。
看到最后那段描述项羽自杀的文字,我不禁痛吟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而静心细想,西楚霸王不正是死在了一条常识上吗?他忽略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假如他牢记这个常识,十年之后东山再起,八千兄弟之仇,百万楚民之盼,不都可以完成了吗?
东汉末年,诸葛亮走出隆中,辅佐刘备,建立蜀国。而他的成功就在于善用常识。
君见城门大开,城内无兵,必以为有埋伏。这是常识,却也是成败的关键。诸葛亮弹琴城上而退十万兵马,就是利用这一点。一点小常识,使诸葛亮成为了不败的王者。
忽视常识如残花,必将凋零,利用常识如雄鹰,展翅高飞。盲从常识的人自掘坟墓,践行常识的人锦途千里。
仰视蓝天,我发现,成败皆因常识!
初中生《霸王别姬》观后感(四):
盛名在外的《霸王别姬》,一直以来,都为人津津乐道,以前大概也知晓一些片段,直到昨晚认真看了一遍,才知道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在我眼里,所谓的好电影,是叙述一个小世界的影像,却扩展着社会思考的深度。在社会变革,人情世事的交叉叙述下,导演引领着观众思索着关于这个世界的种.种。爱情,人性,社会,,在这部影片里,你能读到的永远比你想的要多。
“虞姬是真虞姬,霸王是假霸王”,这句话一语道破的哪止是角色的演绎,还有爱情呀。于段小楼而言,程蝶衣是怎样的存在呢?从小一起长大的师弟,小豆子,为了能让他练劈腿的时候能轻松一点,明知师傅会严厉惩罚,也要帮他踢掉一块砖,让他轻松一点。看到师弟因为说错台词,不愿说自己是“女娇娥”,而被师傅打手心打到手要废的时候,帮他包扎伤口的人也是他,段小楼。他可以为了他打开大门,让他逃离戏班子,也会在他沉迷于大烟苦于戒毒的时候,不离不弃,一直照顾着他。说不爱,我不信,“谁会不厌其烦地安慰那无知的少年呢”。我倒更愿意相信,或许他从未清醒地认知这份已经超越了友谊的爱情。而对于菊仙,始于颜值,陷于人品吧~除了出身青楼,对于这个女人,我觉得已经没有什么太多可以挑剔的了。她的爱单刀直入“你娶我吧,不娶我就回青楼”。我记得她和老鸨说要走的时候的果敢,也记得她问段小楼的时候的娇羞。为了求程蝶衣救段小楼,她发誓离开段小楼,回到青楼。也在最后听到段小楼说他从来就不爱她的时候,选择自杀。对于菊仙而言,段小楼是他的整个世界,她细致呵护,捧着真心,却碎得一塌糊涂。同时,我也一直觉得她最懂程蝶衣的心,看得那么清楚,才会在段小楼要去和他人搭配演《霸王别姬》的时候,把一件外衣披在了程蝶衣身上。
程蝶衣,首先必须得承认张国荣把这个角色塑造得太成功了,每份感情都拿捏得很到位,丝丝入扣。在爱情里,“认真了,你就输了”,更何况是选择从一而终的人。都说程蝶衣把自己活成了虞姬,成疯成魔。“说好了一辈子,哪怕少一场都不行”,爱得太倔强的人,容易被辜负。段小楼是霸王,为了他挺身而出的点点滴滴,他都记在心里。也就是在段小楼选择和菊仙成婚的那个晚上,一切都开始变了吧,哪怕他程蝶衣出卖了自己的肉体,拿回段小楼一直以来心心念念的剑,似乎也不足为道了。“从今以后,你演你的,我演我的。”“虞姬”而后也演了杨贵妃,杜丽娘,却再也回不去当年的虞姬了。把段小楼从日军手里救出来,换来了段小楼的一口唾沫,曾经最懂自己的人,也在自己被批斗的时候历数着自己的不堪。多年后,当两人再次携手一起演绎《霸王别姬》的时候,程蝶衣选择了自杀。当一切都看得通透了,世间也没有什么值得留恋了,不妨带着这最美的回忆离开吧。带着几分的骄傲,与几分对爱的执着,那些帮霸王上装,挑眉要往上挑的日子也悉数过去了。
社会变革中最考验的也莫过于是人性了。那些以善的名义所做的恶事,在历史的浪淘尽沙后,留下后人多少鄙夷。日本人入侵,戏场此起彼伏的镇压,将人肉为喂狗吃的猖獗。那些拿着红本子的人,又以“小四”为代表,抛弃最根本的尊孝道义,在人性上以最丑陋的面貌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我想我永远也忘不了最后的批斗场景,当互相深爱的人,互相伤害着,旁人只是一群看客,又以怎样的“道德”至高点去审判他人呢。这个世界上哪里会有什么白莲花呢,不过是简单而平凡的杂草,何况,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最后的篇幅想聊点和京剧相关的事情。现在看京剧的人应该是少之又少了吧,甚至,多多少少,很多人带着对京剧的刻板印象吧,觉得京剧是落伍的一种艺术,是老年人看的。我记得《奇葩说》有一期一个京剧大师说“这个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喜欢京剧的人,和还没有发现自己喜欢京剧的人”。看完《霸王别姬》,我不敢说我开始喜欢上京剧,只能说我开始欣赏它的美了~~而对于这种美的欣赏,我认为应该也是无国界的,就像影片里程蝶衣说的,青木是懂京剧的,如果青木没死,恐怕京剧早就风靡日本了。
以上,纯属个人感悟,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经典的魅力,大概就是多年过后的2017年,能够带给观者的思考也未曾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