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我走路中央读后感(一):
你见过这样的书吗?它如两本书合二为一,它是写给两代人看的,从正面看,是书的上部——献给天下父母;从背面看,是书的下部——献给同龄人。如此新奇的设计,是不是别具一格呢?
对,这就是我今天要推荐给大家的一本书——《17岁,我走路中央》,作者余承翰,在17岁那年,因为母亲的一个正确选择,判逆的余承翰从人生泥潭边上,大彻大悟回到人生路中央的经历,由此写下了这本书,并取名《17岁,我走路中央》,与时俱进。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特别。作者从致同龄人和致全天下的父母们两个版块,帮助读者缓解青春期与更年期的尴尬碰撞!通过这本书,家长们可以走进当下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并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教育经验。而同龄人也可以从作者的笔触尖感受到当下青少年特有的共鸣和父母的良苦用心,学到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特质!真可谓匠心独运呀!
花开不能过早,该走的路必须走完!旅行需要导游,人生需要导师,故事很多,内容精彩,愿这本书对您的帮助如同对我一样,从灵魂深处明白感恩与珍惜的道理,并一起健康、快乐地成长!
17岁我走路中央读后感(二):
从报纸上看了节选自余承翰的《17岁,我走路中央》的文章,感慨颇多。我可以说余承翰是幸福的,幸福在于他有一对开明的父母,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文章里我注意到,在余承翰性格养成的两个关键时期,他父母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开始是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我的理解是“父为子纲”——作为孩子只有听话的份,没有说话的权利!
余承翰说:“在这一段时期,父母对我的教育是失败的。”
想想自己,看看余承翰,再由此想到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心中唏嘘不已:
孩子从小到大,成长的过程,不仅是身体上的变化,还有性格的养成。性格对于人的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有句话说的好“性格决定命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余承翰的父母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改变了教育方式,注意跟孩子的交流,尊重孩子的人格,使其感觉到自己对这个社会是有价值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增强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连他自己也说“曾经被她批评的自认为一文不值的我,似乎又惊喜的发现原来自己是个未出深山的旷世奇才。”
教育孩子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放任自流,这两个极端都是不可取的。
想想看一只雏鹰是怎样学飞的:母鹰搅动巢窝,使巢窝不舒服,叫雏鹰不得不离开,这样雏鹰才会出巢学飞。当雏鹰无力要跌下的时候,母鹰就扇展两翅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同样的道理,父母应该改变教育方式,“有收有放”“搅动巢窝”让孩子去“试飞”,锻炼他们的自立能力,塑造他们坚强的性格。
反之父母越是溺爱孩子,孩子就越依赖父母,凡事言听计从,父母让做的则做,父母不让做的不敢做,这就形成了:在遇到需要做选择的时候,没有主见;即使做了决定,得不到父母的同意,还得唯父母命是从。久而久之孩子的这种过分依赖加上父母的强迫,就形成了“被动性格”。汉族人的这种被动性格使我们对世界无所贡献,我想这可能也是长久以来很少有中国人问鼎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吧。
《17岁,我走路中央》余承翰走过了一条同龄人不曾走过的路,一条“弯路”,一条“试飞”的路,但是我相信他在他以后的人生路上会越走越宽。因为在人生紧要的几个拐角处,他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了他坚强的性格,让他明白了“人活着就是为了帮助别人”的人生哲学。17岁的他已经走在了同龄人的前沿,我祝福他有一天会飞翔在这个时代的前沿。